Contemporary Literature: Novel And Poetry
Tweet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.
當代文學是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文學 ,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。如果借用流行潮語「50後」、「80後」、「90後」、「00後」来解讀年齡群體共同特徵,當代文學在幾個年齡段的「潮流」也有所不同。
50年代以後,文學作品很長時間是革命題材多一些,最具代表性的是「文革時期」的知識青年、「上山下鄉」運動的知青作家寫知青生活的作品。在梁曉聲的《今夜有暴風雪》中,主人公歷經十年的風霜洗禮的知青生活,由當初魯莽、敏感的少年成長為成熟、理智、負責任的青年,其蛻變的經歷,令不少讀者在小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。
到了80年代,一些作家開始反思、創新,從寫作內容或寫作視角打破公認的規範和傳統,甚至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,形成了先鋒文學、尋根文學、反思文學、傷痕文學、改革文學等文學潮流。同學們不妨去讀一讀蘇童的《妻妾成群》、格非的《迷舟》、阿城的《棋王》、韓少功的《爸爸爸》、王安憶的《小鮑莊》、莫言的《紅高粱》等,總有一本讓你欲罷不能。
90年代文壇更突出表現了「現代化」。在此時期很多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,如金庸小説成就了一個無法複製的武俠璀璨時代。通俗文學繁榮發展,如王朔用其調侃式幽默賦予了其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,「你要對我好,就得像個好的樣子,一點不講究只覺得自己好心就可以胡來——呸!沒人稀罕!」讀起來沒有生硬和不真實感,卻帶出一些人生感悟和深思。
進入新世紀,鄉土文學、女性文學、兒童文學、網絡文學迅速發展。透過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筆,我們看到了鄉村之美和鄉閒少年的淳樸,在莫言的《蛙》中看到了60年代以「蝌蚪」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、尷尬、糾結、矛盾的精神世界,劉慈欣的《三體》,更是將中國科幻文學推向世界文壇……
比起小説,當代詩歌也毫不遜色。1980年,艾青把他的一本詩集定名為《歸來者的歌》,於此同時,流沙河、梁南也寫了題為《歸來》和《歸來的時刻》的詩。因作品中表現為強烈的現實批判傾向和歷史反思色彩及自審意識,「歸來」成為當時一個普遍性的詩歌主題。朦朧詩則是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一個潮頭,表現了一代青年從狂熱、迷惘走向覺醒、沉思的精神狀態和心路歷程,文字內容追求含蓄朦朧之美。至今還記得初讀《相信未來》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,一起來欣賞一下吧!
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,
當灰燼的餘煙嘆息着貧困的悲哀,
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,
用美麗的雪花寫下:相信未來。
——食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