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story of Chinese Punctuation
Tweet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.
標點符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識文斷字、聽說讀寫必不可少的工具。與人談話的時候,說話者可以透過語氣、語調、停頓讓聽眾更容易聽清楚其語意或情緒。而書面寫作時,作者則是透過標點符號,讓讀者輕鬆瞭解其語意。試著為「這蘋果不大好吃」加上標點符號吧!
「這蘋果不大,好吃。」
「這蘋果,不大好吃。」
由此可見,標點符號的位置不一樣,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。正確、熟練地使用標點符號,才能準確、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。那麼,標點符號是怎麼產生的呢?古時候有沒有標點符號?
在中國古代文書中,一般通過語感、語氣助詞、語法結構等斷句。例如古文中「蓋」就常出現在句子開頭,「乎」則是結尾。但遠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出現標點符號的萌芽,如表示停頓的線條「/」。商周時期的一些竹簡中發現的「└」型符號,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結束。「▄」符號融合了現代的逗號與句號,用來表示斷句。
簡單的標點符號是到了漢朝才發明的,當時的文人用「句讀(dòu)」符號來表示斷句。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「句」,語氣可停頓之處為「讀」,斷句標誌所用符號是「、」、「√」。到了宋朝才開始使用「。」、「,」符號來表示斷句。由於缺少通用的標點符號以及標點符號種類少,出現歧義、造成對文章字句誤解的情況時有發生,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數清代詩人趙恬養「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」一句,因標點位置不同可有七種解釋方法。
現代通用標點符號的由來,是1897年廣東東莞人王炳耀在我國古代「句讀」、「圈點」等斷句符號的基礎上,吸收外國新式標點初步擬定的。其作用是輔助文字表情達意,並得到廣泛的使用。在「五四」運動期間,新式的標點符號隨著白話文的興起而日趨完善。政府于1951年9月出版了《標點符號用法》,列出14種標點符號。並將標點符號分標號和點號兩大類。標號包括引號、書名號、省略號等,其作用在於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,有的也表示語氣。點號包括逗號、句號、頓號、分號、冒號、問號和感嘆號,其作用在於點斷,主要用來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。到了八十年代末,《標點符號用法》新增了「連接號」及「間隔號」兩種,16種常用標點符號終於全部面世,全力為文字效勞。
十六種通用標點符號:
句號(。)、逗號(,)、頓號(、)、分號(;)、冒號(:)、問號(?)、感嘆號(!)、引號(「」『』)、括號(())、破折號(──)、省略號(……)、重號(.)、專名號(____)、書名號(《》)、連接號(-)、間隔號(‧)。此外,引號有新有舊,「」及『』為舊式引號,“”及‘’為新式引號,兩種引號也是通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