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‑Learner Education Centre

Steps to Success » 二月中的中文

Festival in February

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.

/鄭舒嫿老師

春天,是萬象更新的日子,春節和清明節作為春日的兩大節日,也透著「新生」與「告別」之意。春節,又稱為中國農歷新年,是中國最重要和熱鬧的節日之一,以大年三十除夕為始,以正月十五元宵節作結。清明節,則是中國傳統祭祀節日,也是寄託哀思與緬懷的日子。我們以詩人筆下名句為索,一探春天節日的氣息。

 「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」
除夕,是一年中最後一天夜晚,也稱為「歲除」,意即舊歲至此而除,另換新歲。在這天,漂泊天涯的遊子,總會早早歸家,與家人團聚,辭舊歲,迎新春。相傳,年獸每年會在除夕夜降臨村莊,傷害人畜。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紅色、火光和噪音,便在除夕夜貼紅紙、點燃鞭炮,以驅逐年獸。貼紅對聯、煙花爆竹成了中國年的習俗,成為辭舊迎新、恭賀新春的重要文化符號。正如王安石在《元日》詩中所雲:「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」一陣陣爆竹聲傳來,宣示舊年的終結,春風為大地吹來和暖,人們開懷暢飲屠蘇美酒。千家萬戶沐浴著溫暖朝陽,歡歡喜喜地取下舊桃符,換上新桃符。宋代葛起耕《除夕》一詩中亦感慨:「爆竹傳聲又歲除,流年不駐隙中駒。」煙花爆竹是狂歡聲,是新年味,是團圓情,是舊年的終章,也是流年的印記。

 「勸君今夕不須眠 大家沉醉對芳筵」
歲窮月盡,挨年近晚,過了今日,便是新年。《東京夢華錄》中「士庶之家,圍爐團坐,達旦不寐」的情景,便是「守歲」這一習俗的記錄。西晉周處的《風土志》中有關於「守歲」最早文字記載:「除夕之夜,各相與贈送,稱為『饋歲』; 酒食相邀,稱為『別歲』; 長幼聚飲,祝頌完備,稱為『分歲』; 大家終夜不眠,以待天明,稱曰『守歲』」。唐代李世民《除夜》中寫道:「歲陰窮暮紀,獻節啓新芳」,除夕作為新舊交接點,「守歲」是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守望。許多詩人都寫過吟詠「守歲」的詩句,詩人境遇不同,詩中「守歲」場景和心境也各有所異:除夕夜有陸遊筆下「守歲全家夜不眠,杯盤狼藉向燈前。相看更覺光陰速,笑語逡巡即隔年」一家團圓的歡聲笑語;也有宋蘇軾《守歲》中描寫的「兒童強不睡,相守夜歡嘩」的嬉戲熱鬧;亦有唐孟浩然《歲除夜有懷》中「那堪正飄泊,來日歲華新」和唐戴叔倫《除夜宿石頭驛》中「一年將盡夜,萬里未歸人」的落寞遊子⋯⋯除夕是孕育希望的夜:「勸君今夕不須眠。且滿滿,泛觥船。大家沉醉對芳筵。願新年、勝舊年(宋楊無咎《雙雁兒·除夕》)」,這一夜,滿是人們對新年吉祥如意的祈願。

 「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」
梨花風起正清明。清明,既是追念先人之日、也是萬物向榮、親近自然之時。「祭墓」與「踏青」原分屬寒食與清明。唐代以前,寒食與清明是兩個不同主題的節日,一為懷舊悼亡,一為求新護生。寒食禁火冷食祭墓,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。一陰一陽,一息一生,二者相輔相成、聯繫緊密:禁火為了出火,祭亡意在佑生,這便是後來清明兼並寒食的內在文化依據。在這場與過去和自然的對話中,人們緬懷生命、擁抱新生。每提及清明節,就不可不談唐代杜牧的《清明》一詩:「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」清明追思,詩人本就心情低落,誰料又遇細雨紛紛,更加愁腸百結,也唯有借酒消愁了。唐代白居易的《寒食野望吟》也描繪出一幅清明「祭墓」圖:「丘墟郭門外,寒食誰家哭。風吹曠野紙錢飛,古墓累累春草綠。棠梨花映白楊樹,盡是死生離別處。冥漠重泉哭不聞,蕭蕭暮雨人歸去。」清明雨落,思念成疾,人們在墓前緬懷先人,寄託哀思。清明時節的戶外活動,原旨在順應生氣方盛的時氣,陽氣發洩,萬物萌生,人們以主動的姿態順應和促進時氣的流行:踏青、鞦韆、蹴鞠、拔河、鬥蛋、放風箏等大都是有益於陽氣發散的運動。宋代秦觀在詞中勾勒出「遊人尋春」之景:「清明天氣醉游郎。鶯兒狂。燕兒狂。翠蓋紅纓,道上往來忙。」此外,清明時節,人人都戴柳,家家戶戶門前插柳枝。插柳和戴柳是清明踏青與護佑生命的儀式行為,相傳是為了紀念介子推:當年介子推死在柳樹下,晉文公很痛心,便折下柳條戴在頭上,以示懷念,後人加以模仿,便有了清明戴柳的習俗。民諺曰:「清明不戴柳,紅顏成皓首」,鬢插青柳,吉祥又有生氣。「朝聽細雨潤門扉,年年一度送春回。卻把長條攀折遍,才道相思始成灰。」折下的根根柳條,是依戀與挽留,也是惜別和祝願。

新春佳節,除舊迎新,萬象更新,喜氣洋洋。

人間四月,萬物清明,逝者長眠在芳草綠樹之下,生者緬懷于細雨斜陽之間。

新舊之際,生死之間,宜思宜行,這便是春天的節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