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經典和後殖民文學
Tweet在英文課上提到「經典文學」時,你會想到什麼呢?也許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孤兒在啜泣,又或者是被唾棄的婦女在荒野奔跑。經典文學幾乎都是西方文學,這也不足為奇—— 英語畢竟是「西方」語言。但是,香港於後殖民和全球化的背景下,是時候重新審視這點並留意其他類型的經典文學。我們到底應該保留經典作品萬神殿中的每一本書,並埋首幾年時間研究它們;還是換個角度,留意我們可能忽略的經典文學呢?
文學作品常被認為是時間和文學潮流的跨度。根據以捍衛西方傳統經典而聞名的評論家哈羅德·布魯姆 (Harold Bloom) ,該名單從莎士比亞 (Shakespeare) 和歌德 (Goethe) 延續到伍爾夫 (Woolf)、弗洛伊德 (Freud) 和聶魯達 (Neruda) 1。然而,這似乎還不夠。很多人的觀點和人身經歷被立即被排除在外。丹尼爾·笛福 (Daniel Defoe) 在 1719 年描繪了主人克魯索 (master Crusoe) 和僕人星期五 (Friday) 在危急的情況下,扭曲但卻真摯的友誼。這很感人,也有其必要性,但以前被殖民和奴役的人為自己發聲的時代到了。因為能被認為是「經典」的作品青黃不接,後殖民文學因而填補了文學世界這一巨大空白。
簡單來說,後殖民文學是「前殖民國家的作家的文學作品」2,但值得留意的是,它也包括以前在西方土地上「沉默」的一群人的作品,例如非裔美國人文學。托妮·莫里森 (Toni Morrison) 的《寵兒》(Beloved) 便是其中的例子,其靈感來自一名奴隸母親謀殺其兒子的真實故事。這故事既殘酷又充滿希望,與我以前讀過的書籍截然不同,以非常獨特的方式讓我感到震驚,並觸動了我的心靈。那時我才發現,學校的老師從未向我介紹或推薦任何後殖民(黑人)文學。
在關於不幸經歷的作品中,我們可以找到普世美、痛苦和真理。這既是一種賦權,亦是對受壓迫時的恐懼作出警示,因此,下次你準備好在文學世界探險時,不妨閱讀後殖民文學作品,以及我們的Key to Classics 系列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