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‑Learner Education Centre

成功之路 » 中國文學史

白話文運動及五四文學

/蔡泳詩老師

同學們知道嗎?我們是如何從文言文的世界,走到今天這個用白話文溝通、交流甚至書寫的時代呢?答案就是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運動——「白話文運動」。

要認識「白話文運動」,就不得不提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。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文化運動,其中包括反孔非儒思潮、引進各種西方思想、馬克思主義、實用主義和「白話文運動」等等。這個運動從不同層面上都大大影響了中國社會在文化上的發展。而「白話文運動」則主要提倡書面語不用文言,改用白話。不僅如此,在1917年1月,胡適在《新青年》雜誌發表《文學改良芻議》。這篇文章一共提了文學改良的八個原則,「言之有物;不摹仿古人;講求文法;不無病呻吟;去除濫調套語;不用典;不講對仗;不避俗字俗語(即白話)」。在白話的推廣方面,五四的時候就已經初見成效,而胡適此舉更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的教育變革,自此之後,白話文在我們的生活中便越發普及,時至今日,已經徹底取代了文言的地位。

而所謂五四文學,就是指在推翻古文字體後(如汝、俺等字),提倡使用白話字體(如我、的、你等等)撰寫的作品。當中的代表作家有巴金、魯迅、葉聖陶、朱自清等。其中魯迅作為一代名家,他的《狂人日記》被譽為五四新文
學的第一篇小說,跳脫了舊有的框架,使用了不同於傳統小說的「格式」——日記體,並大量運用了內心獨白、隱喻、象徵等修辭,展現了新文學的實驗性和全新追求。

在這部作品中,魯迅透過一個「狂人」的日記,揭露中國傳統社會裏的家族制度和禮教的毒害。魯迅對當時中國文化的朽壞直指不諱,展現了他處於當時思想、文化經歷重大變革的時代夾縫中,魯迅看到的大環境和他作為觀者的回應。

五四文學作為新文學時代的轉捩點,那個時期裡也出現過很多優秀的作品,例如朱自清的《背影》、葉聖陶的《蘇州園林》等,都很好地詮釋了當時白話文嶄露頭角的姿態。同學們感興趣的話,也可以去圖書館找幾本書來閱讀看看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