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‑Learner Education Centre

成功之路 » 二月中的中文

中文裡的小雪

/朱晨溪老師

觀察大地、日月、山川、草木,是古人學與思的天然途徑,也是許多詩詞文章的靈感源泉。節氣時令是大自然的語言,當人們與大自然對話,將自己的一片心意訴諸筆端,中文裡也便有了春花秋月、夏風冬雪。「小雪」為凜冬將至之始,值此季候,已無法忙於耕種、豐收,正是「雨雪霏霏」之時。古人以細膩的體察、蘊藉的筆調,勾畫出一幅幅「小雪圖」。

《周書.時訓篇》言,「小雪之日,虹藏不見;後五日,天氣上騰,地氣下降;後五日,閉塞而為冬。」古人稱五天為一候,三候十五日為一節氣,全年分為七十二候、二十四節氣。「小雪」時節之「三候」,正對應著這三種景象——小雪時天寒氣燥,雨已可凝為雪降下。雪難透光,無法折射,已不可見彩虹蹤影。此時地氣還未極冷,小雪可能在空中就被上升的熱氣蒸發,落地則融化殆盡,難成積雪。萬物寂靜,天地入眠,嚴冬初現。唐代詩人元稹於《詠廿四氣詩.小雪十月中》寫道:

莫怪虹無影,如今小雪時。
陰陽依上下,寒暑喜分離。
滿月光天漢,長風響樹枝。
橫琴對淥醑,猶自斂愁眉。

詩人頗具情味地表示,千萬別責怪彩虹不見蹤影,令詩歌產生對話感,巧妙地寫出了小雪的時令特點,又表達出自己對新節氣已然到來的強烈感知。但詩人話鋒一轉,從「寒暑喜分離」的天色寫到眼前的滿月、長風之景,他似乎撇下了與他對話的讀者,景觀中只剩下他獨自一人的感悟賞玩。他並沒有在節氣的自然變化中收穫喜悅,而是在撫琴飲酒時暗自惆悵。聽風聲琴聲、品月色酒香以自娛,看似豁達、閒適,實則並不能紓解詩人藏在內心的愁緒。以寒暑分離之喜、明月松風之閒、琴酒抒懷之樂反襯自己收斂愁容的傷情,更突出了小雪日的鬱悶。整首詩的情調由喜悅洋溢轉為蕭
瑟悲涼,好比天氣由暑熱轉入陰冷,寫出詩人百轉千回的心思。

唐宋時期,寫小雪的詩詞俯拾即是。可能與初涼的天氣有關,大部分篇章都染上了寂寥、憂傷的氣息。不過,這些文字并非一味悲觀。有人用「獨試新爐自煮茶」添些暖意,有人用「起喚梅花為解圍」排解惆悵,更有一位詩人,偶然來到一個村莊,被善意的村民看破心事——「鄰翁意緒相安慰,多說明年是稔年」,鄰居老翁實在是一位樂天派,看到愁容滿面的詩人,主動以「瑞雪兆豐年」相勸解,詩人又何必對雪添愁呢!

南宋時期的陸遊自言「六十年間萬首詩」,他以詩詞抒發情懷,尤以滿腔救國熱忱、豪邁壯闊的作品著稱。當他身在田間,感受到了窮苦人寒冬難忍的痛楚:

久雨重陽後,清寒小雪前。
拾薪椎髻仆,賣菜掘頭船。
薄米全家粥,空床故物氈。
身猶付一歃,名字更須傳?

秋天重陽節過後,就時時下雨。冬日難挨,小雪之前,大家已經開始忙著撿柴火、囤蔬菜。窮困潦倒到只剩下一點米,卻要供全家吃粥,空空的床上難以取暖。此身尚且尤如刀割,不能保重,哪裏顧得上聲名流傳後世呢?可見小雪中的詩人,不一定都沉醉於閒適自娛的美景,心中還有寒冬臘月的民生關懷。在天象物候的變化與輪轉之下,古人依時訂曆、勞作休息,井然有序。詩人們體悟季候推移的寶貴心得,至今仍為我們開著一扇感時觀物的天窗。「小雪」這一節氣,正預示著自秋而冬、由冬向春的推移。我們也可以學習舊時詩人,在小雪中仔細觀察天色萬物,借風雪與梅花相問——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

附錄:

小雪後書事
【唐】陸龜蒙

時候頻過小雪天,江南寒色未曾偏。
楓汀尚憶逢人別,麥隴唯應欠雉眠。
更擬結茅臨水次,偶因行藥到村前。
鄰翁意緒相安慰,多說明年是稔年。
和蕭郎中小雪日作
【宋】徐鉉

徵西府裏日西斜,獨試新爐自煮茶。
籬菊盡來低覆水,塞鴻飛去遠連霞。
寂寥小雪閒中過,斑駁輕霜鬢上加。
算得流年無奈處,莫將詩句祝蒼華。

小雪
【宋】釋善珍

雲暗初成霞點微,旋聞獲獲灑窗扉。
最愁南北犬驚吠,兼恐北風鴻退飛。
夢錦尚堪裁好句,鬢絲那可織寒衣。
擁爐睡思難撐拄,起喚梅花為解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