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‑Learner Education Centre

成功之路 » 老師最喜愛的書

老師最喜愛的書:《活著》

/蔡泳詩老師

活著的意義是甚麼?

中國作家余華創作的長篇小說《活著》,以尖銳的筆風,苛刻的命運,講述了主角徐福貴從大富大貴的徐少爺,輾轉淪落成窮困潦倒的平民的故事。我距離閱讀這部作品的當時已有些時日,詳細的內容不甚熟稔,要我用一句話直白概括,便是:「故事裡死得只剩下主角和一頭牛。」余華擅長寫死亡,一半原因與他曾在停屍間度過的童年有關,一半則與他詮釋這個世界的方式有關。

死亡是禁忌的話題,是人們畏懼卻又必經的結局——余華偏偏寫死亡,不但寫,還經常寫;不但經常寫,還寫得細膩。家世富裕的福貴與其他紈绔子弟一樣,敗光了家產,身邊只剩下三兩家人。為了活著,他低下了他從前高傲的頭顱,學會了妥協、討好和卑微的姿態。

他有一個兒子,趕不上好時候的兒子,卻十分懂事,住在城郊外的他,每天都得跑步上學,長長的路,日復如日。善良的他會不捨得賣掉家裡的牛去換錢生活,也會經常下田幫忙分擔家裡的壓力。

翻過幾頁,余華便安排他為了替家裡掙多點錢,而主動請纓為權貴輸血,最後失血過多,死在輸血台上。余華筆下的死,往往很突然,很輕率,又充滿遺憾和痛心。大概死亡就是這麼一回事,它從不讓人做好準備,也不打算優待任何人。它不考慮善惡、也不在乎年歲長短,而留下來的人,只能生生去承受生死離別的烙印。

我還記得余華如何去描寫埋葬兒子後,福貴看向兒子每天來回奔跑的出城路,那一刻的心境:「月光照在路上,像是灑滿了鹽。」鹽巴刺痛了讀者和福貴的傷口,火辣辣的疼,配上淡漠的月色,即便死亡措不及防,即便離別的遺憾有多痛徹心扉,也不能動搖一絲這個世間萬物輪轉的瞬間。

這本書值得去細品的部分非常多,甚至適合在生活的不同階段去不斷重看,那麼活著的意義到底是甚麼?余華通過《活著》告訴我們,「活著」本身就是活著的意義。在苦難的歲月中、在幸福的瞬間裏、在迷惘的每時每刻之間,咀嚼屬於「我還活著」這個事實中,那微小卻實在的喜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