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文化藝術—戲曲
Tweet/叶藹琳老師
戲曲是什麼?
戲曲,是指中華文化的傳統戲劇。「戲曲」一詞始見於《水雲村稿》,當中〈詞人吳雲章傳〉一章記載:「至鹹淳,永嘉戲曲出,潑少年化之,而後淫聲盛,正音歇」,意思是南宋時期流行於民間的永嘉戲曲,是南戲戲文發展之濫觴。後來,「戲曲」之名幾經變改,待到王國維《宋元戲曲考》問世,首度將中國傳統戲劇以「戲曲」之名推上近代學術之林,「戲曲」才自此成為中國傳統戲劇的專稱。
戲曲要素
戲曲具備演員、劇場、詩歌、舞蹈、音樂、代言體、搬演故事等基本要素,是「以詩歌為本質,密切結合音樂和舞蹈,加以雜技,並用講唱文學的敘述方式,通過俳優妝扮,運用代言體,在劇場上搬演故事的綜合文學與藝術」。
戲曲經過長期發展,衍生出具有不同地方特色、反映不同地方民俗習慣的「劇種」。在清代以前,劇種大多以腔調來命名,如崑山腔、徽調、漢調等,到現在我們則習慣以劇種發源地或流行的地域來命名,如京劇、黃梅戲、粵劇等。2001年,崑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,讓公眾重新關注戲曲的發展及傳承。2009年及2010年,粵劇、藏劇及京劇更先後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中國戲曲藝術進一步得到世界重視。
粵劇
粵劇,又稱「大戲」、「鑼鼓戲」、「廣東戲」、「廣府大戲」或「廣東大戲」,是現存於中國廣東省境內十四種戲曲之一。早在十九世紀,粵劇已是香港社會的一項主要娛樂活動。當其時的演出戲種主要為「神功戲」。神功戲是因應神誕、節慶或醮會,由地方自發籌劃的活動,演出場地多為當地臨時搭建的戲棚。神功戲具有民俗儀式的性質,在香港鄉村有悠久的歷史。直至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,香港市區興建戲院,「戲院戲」逐漸風靡全港。相對神功戲,戲院戲的演出場地較固定,演出的頻率也較密集。它以門票收益作營運經費,具有濃厚的娛樂和商業色彩,反映了香港作為一座商業城市的近現代發展。
戲曲與我們的關係
在沒有智能電子設備的年代,戲曲就如現在的電視、報紙一樣,具有大眾傳媒的功能。民眾在看戲和聽書的過程中接收到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,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。而現在,戲曲已然化為小眾藝術,從小道末流走上藝術舞台,從難登大雅之堂變為一種中華文化符號。如此,戲曲是否已遠離了民眾生活?為甚麼我們現在還要認識、了解並傳承戲曲藝術?
原因其一,在於戲曲的審美價值。戲曲講究「寫意傳神、虛實相生」。寫意傳神,即用誇張的藝術手法,放大觀眾的感官,表現出人物及事物的某一特點或內在本質。例如,持鞭表現騎馬時,演員只需上半身動作形似,而下半身則以行當的臺步、圓場、舞蹈來表現,不必屈蹲跳躍破壞形體美感;表現睡覺時,演員先表現困乏,互捻雙手,伸個懶腰,然後以一手握拳靠在椅背或靠在桌上,即已入睡,不必真的鑽到被窩裏去。虛實相生,則是透過演員的唱白或動作來表現故事,甚至時空的變化。例如《石秀探莊》中,飾演石秀的演員背一支竹竿在身,在不影響舞蹈、形體的同時又要表演出背負的重量,讓觀眾發現原來那支竹竿代表的是故事中的一捆柴堆。又例如,《西廂記》第一卷第一折中,崔夫人、鶯鶯等上場時,戲台上呈現的空間是普救寺;夫人等下場,張生上場,台上就變作將近京師的半途;張生下場,法聰上場,台上又變回了普救寺;張生上場和法聰說著話,台上又是上方佛殿,又是下方僧院,又是廚房,又是羅漢堂。僅在一折之內,觀眾就隨著演員的唱白跨越了不同時間和空間。略去現實主義的繁瑣細節,戲曲追求的是在不破壞詩意的前提下,表演出人物性格和戲劇衝突,讓觀眾獲得純粹的美學體驗。
原因其二,在於戲曲的社會功能。隨著主流詮釋的改變,戲曲在今時今日或許不再被視為大眾傳媒,但其娛神娛人、團結宗親等社會功能卻得到更多重視。以神功戲為例,每逢神誕慶典、盂蘭節打醮、太平清醮、廟宇開光及傳統節日慶典,神功戲皆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。「神功」是指為神做功德,透過演戲的形式,給神帶去歡樂,給人帶來福佑。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,安老院也安排了長者在玻璃門後觀賞神功戲,讓長者在疫情期間享受難得的娛樂。而每十年一次的林村太平清醮,也必會安排連續數日的粵劇表演,除《祭白虎》外還有不少粵劇劇寶,如《帝女花》、《紫釵記》等。鄉民在參與神功活動的過程中,重新與生活的土地聯結,與祖先、鄉親及鄰里聯結,在聯結中重新構建自我的社群身份認同。戲曲是社群身份或文化身份的載體,無論身在何方,我們都能在戲曲中找到與族群的聯結,在精神上找尋到歸依。
在香港,戲曲文化看似式微,但仍有不少人在堅持及推廣。例如由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委約製作、卓翔導演的作品《戲棚》,於2019年在韓國DMZ國際紀錄片影展作世界首映,獲提名「第56屆金馬獎」最佳紀錄片及「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」新晉導演,同時榮獲「第十二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」執委會特別獎及獲選為「第2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」年度推薦電影。影片紀錄了「戲棚」這一文化場所出現的不同族群及其活動:戲棚師傅如何搭建容納千人的劇場空間;鄉民如何參與娛神娛人的酬神活動;劇團如何搬演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戲曲表演。透過鏡頭,觀眾遊走於他們當中,傾聽他們的對話丶了解他們的生活、感受戲棚蘊藏的魅力。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也曾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推出「虛擬實境粵劇體驗」計劃,將VR技術與粵劇表演結合,用現代科技呈現傳統文化,向年輕一代推廣粵劇。由大專學院到影界到戲棚師傅,各行各業皆有能人各盡其才,讓戲曲文化能在創新中繼續傳承下去。
參考資料:
孫玫,《百年世變下的中國戲曲》
李季紋,《中國戲曲表演形神論——「戲曲體驗論」與「寫意戲劇觀」的路徑》
香港教育大學粵劇傳承研究中心
中國文化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