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諾千金
Tweet/伍澤昊老師
「一諾千金」這句話源自《史記.季布欒布列傳》。在楚漢之爭的時代,項羽的旗下,有個重信諾的季布將軍。季布重信諾在當時就非常有名,楚國當時有一句俗諺:「得黃金百(斤),不如得季布一諾。」就是在讚揚他,可見一個人的承諾,珍貴如千兩黃金。
在中國歷史上,有不少關於信諾的故事。春秋戰國時期,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,他在城南豎立一根木頭,承諾誰能將它搬到城北,就賞賜五十金。起初沒有人相信,但當第一個實行者真的獲得賞賜後,民眾開始信服他的政令。這個看似簡單的舉動,為秦國的法制改革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礎。即使經歷了時代的轉變,「信用」依然是立身處世的根本。然而,在當今社會,「失信」現象屢見不鮮。有些學生為了逃避責任,隨意找藉口爽約;有些人在網絡購物時惡意退貨;更有甚者,在商業活動中欺詐他人。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他人利益,更摧毀了社會的誠信基礎。
承諾就像是一面明鏡,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品格和價值觀。當我們對自己做出承諾時,就是在告訴自己,我們有實現信念和目標的能力。當我們對他人做出承諾時,就是向外界展示,我們是值得信賴的人,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。
與此同時,維持諾言需要極大的自制力與責任感。當我們作出承諾時,就等於給自己訂下目標,立下契約。守信最考驗一個人的品格,因為往往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,才能體現一個人是否真正重視自己的承諾。
信用就像存摺,每次守信都是一筆存款,而且這筆財富,比黃金更為珍貴。